
Darkglass的bass效果器近年來在市場上相當強勢,絕對是bass手們難以忽視的存在之一。而在Darkglass的產品線中,結合了Preamp、DI、EQ、Comp等多功能Programmable (程式化)產線的三款旗艦產品:ADAM、Alpha Omega Photon、Microtubes Infinity在功能上大致相似,但音色上卻有著不小差異。這次就要來實測這三顆前級效果器,看看他們的究竟差別在哪裡。
基本功能
首先,如果對這三顆效果器不熟的話,先來簡單介紹一下ADAM、Photon、Infinity這三顆前級效果器的共通之處。
- 具有compressor和5段壓縮比切換
- 內建5段破音
- 內建5種IR,並且可自行替換不同IR檔案
- 觸控式6段EQ
- 內建調音器
- 內建Noise Gate
- 具DI輸出
- 可作為錄音介面
- 具有Midi & Aux in
- 具備耳機輸出
而這三顆主要的差異在於:
- 破音的種類
- 破音的音色控制鈕
- 出廠預設IR
以及
4. ADAM內建額外的Multiband Compresor(不可調)和Chorus功能(1.6版韌體更新後)

實際操作
這三顆雖然看起來控制很多,但其實並不難上手。每個旋鈕跟開關都各自負責compressor、破音或IR其中之一,只要知道想調哪個部分其實用起來很直覺。
三個腳踏開關平常是用來切換ABC三組存好的音色,但同時也可以轉動頂部來切換不同的音色選項。
左邊的A開關用來切換compressor的ratio壓縮比。
中間的B開關則是切換破音種類。
右邊的C開關負責的是切換不同的cab IR。
每個開關底下都有五個小燈,用來顯示當下是哪個設定,而當五個小燈全暗時代表該開關負責的效果沒有開啟。
在機體中間的六段EQ用起來很直覺,直接用手往上下滑就可以做調整,而且是在觸控條上的任意位置滑動即可不用從中間開始滑。
在旋鈕的部分,Darkglass很貼心的在每個旋鈕周圍都加了一圈小燈,當你切換到不同的preset的時候旋鈕周圍的燈就會顯示出實際音色中每個參數的位置,讓使用者能夠對當下的音色狀態一目瞭然。

每個旋鈕和開關周圍都有小燈顯示當下的音色狀態
Compressor
這三顆的compressor基本都相同,用起來也相當直覺,就是用Compression鈕調整input gain來控制壓縮量,和左邊的A開關選擇不同的壓縮比。
原廠出廠的設定在attack跟release大多都調到最慢,不太會壓到撥弦下去那一瞬間的音符attack,主要壓在後面的延音,所以聽起來會覺得顆粒變大顆,但也不至於說音符的attack都沒壓到所以用力彈會爆的情況。
在Compression鈕較低的情況下,不管壓縮比多少,雖然會明顯感受到壓縮,但因為主要壓在延音的部分,所以並不會覺得comp的介入感很重。
而當Compression鈕轉大時,因為這時候input gain大了,音符前面就容易超過threshold啟動壓縮,所以音符起頭的部分就會開始被壓到。
這時候也就會明顯感受到compressor的介入,也聽的出來後面延音的高頻相對被吃掉,需要EQ補回來一些。
另外,也因為Compression鈕是控制gain,所以轉到很大時可能會出現輕微破音,使用時要稍微留意是否有造成非預料中的破音出現。
整體而言,這個compressor不算是音色很透明很乾淨的那種,但是是好聽好用的。稍微開一點就可以感受到顆粒感明顯有出來,彈奏起來會變的輕鬆。再多一點就會聽到非常明顯的壓縮,可調範圍相當大。
不過也因為可調範圍大,可以做到非常暴力的壓縮量,所以用過頭反而會讓聲音扁掉出不來,調整時要適度。
ADAM另外還有在clean訊號中加上一個multiband compressor,如果你把全部效果都關掉並把Blend轉到最左邊,就會聽到這個compressor的聲音。
基本上這個muliband compressor的聲音調性跟另外的compressor很接近,一樣是顆粒會比較大顆,不過低頻非常多聲音偏暗。所以如果覺得都不開的情況下聲音還是變糊了,那麼把Blend鈕開大一點就能補回沒有經過這個multiband compressor壓過的高頻。

破音音色
接著來分享一下我對這三顆的破音音色心得。
ADAM
ADAM的破音模擬自Nolly最愛的vintage distortion,實際聽起來也確實和以往Darkglass的破音大不相同。整體來說ADAM的破音明顯帶有fuzz的粗麻感,頻率上中頻稍微往前一點,不像B3K那樣中頻偏凹陷。
ADAM的破音共有五段,主要差在gain的程度不同。
第一段其實大概就從mid gain開始,Drive鈕在12點鐘方向之前毛邊還偏鬆散,過了12點鐘之後fuzz的毛邊就開始越來越多。
第二段如果Drive鈕開大,大概就會出現非常綿密的破音毛邊。第三四段完全就是非常high gain的fuzz,毛邊會越來越綿密、泛音越來越多,原始音色的顆粒也就幾乎消失。到了第五段基本上就變成了非常接近synth那樣的音色。
也因為ADAM的破音在high gain情況下會吃掉不少低頻跟顆粒,所以必須搭配好Blend鈕來混合原始音色,補回低頻跟顆粒感。
ADAM上的Character鈕有點類似Tone。當破音開大時會出現許多泛音,如果覺得破音太麻太粗,可以把Character關小修掉一些高頻,聽起來就會比較順耳。

Photon
Photon的破音相較之下就比較粗獷生猛,相對沒有ADAM那麼誇張多的毛邊,但更有力也更兇。
Photon的破音音色調整主要依賴正中間的MOD鈕,調整Alpha跟Omega兩種破音音色之間的混合比例。
最左邊的Alpha中頻明顯凹陷且破音的毛邊比較少比較粗,在只有Alpha的情況下會覺得低頻很大顆但中頻出不太來。
右邊的Omega則是相反,中頻相對往前然後高頻毛邊很鮮明,整體音色也更有侵略性。
兩者混合並搭配Blend鈕之後,可以即使Drive不大也能得到非常具有存在感、整個打在臉上的有力音色。
而Photon的B開關,也就用來切換破音的五段控制則分別是:
- Alpha Omega
- Alpha Omega + Growl
- Alpha Omega + Bite
- Alpha Omega + Growl & Bite
- Alpha Omega Studio Rig + Growl & Bite
Growl跟Bite分別是破音前的低頻跟高頻增量,也就是讓該頻段更破。
而第五段聽感上則是少掉許多極低的頻段,讓整個聲音比較不那麼轟。

Infinity
Infinity的破音在泛用性上是比較全面的,五段分別是Clean tube preamp、Vintage Microtubes、B3K,以及高低頻分頻處理的Vintage Microtubes和B3K。
第二段的Vintage Microtubes的聲音較溫,高頻明顯少一些,gain也比較少。Era鈕關小時音色會非常溫厚,轉大則會變為中頻較凹中高頻凸出的rock sound。
第三段B3K就是Darkglass粉絲們都很熟悉的聲音:低頻拳拳到肉高頻侵略性十足的音色。如果還不夠兇的話,可以在app裡面開啟Grunt和Mid Boost增強高頻和中頻。
而在第一、四、五段時,訊號就會變成高低頻分開處理,這時候低頻獨佔了compressor,而高頻則獨佔破音部分,所以Blend鈕也就變成用來控制高低頻兩者之前的比例。
在第一段的tube preamp下,即使drive開大也不太會破,整個音色有點軟軟溫溫的,個人覺得有點像是bassman的音色。
而第四跟第五段則有點像是把原本Vintage Microtubes跟B3K的低頻縮的更緊更乾淨,然後高頻多一些金屬聲、毛邊更俐落那樣的感覺。

Cab IR箱體模擬
ADAM、Photon、Ifinity這三顆雖然出廠時預載的IR檔不同,但接上Darkglass Suite軟體後都能選擇一系列的原廠IR,當然也可以載入自己的IR,所以不怕找不到適合的音色。
ADAM
ADAM出廠時的IR不意外的都是Nolly親自捕捉的IR檔,大致上偏向比較均衡的音色。
儘管五段IR中有的中頻偏多有的偏少,還有一個是高頻偏暗偏vintage的音色,但在頻段之間都取得了相當好的平衡,在每個IR都有各自的特色的同時,不會有低頻太轟太多或是中頻太少之類的問題,用起來都相當順耳。要在五個IR中做出決定可能才是最令人頭痛的問題。
Photon
Photon的預設IR算是比較廣泛、個性鮮明一點。
第一段的Darkglass Neo 410低頻略多但還是清楚均衡的音色。
第二三段則分別是Jon Stockman的410和810,低頻就非常多非常沉。
第四段是Darkglass的810,但中頻相當突出。
第五段是Darkglass的212,中頻再更多一點聲音更往前。
Infinity
Infinity原廠預設的IR則是比較保守一些,由於大多是取樣自Darkglass自家的410/412箱體,所以五個IR的音色特性並沒有相差太多,大致上都是高中低都很清楚平衡的音色然後彼此之間各有些頻率上的差異。
Darkglass Suite
Darkglass Suite是用來解鎖這三顆前級隱藏功能的必備app,可以透過USB接到電腦或是用藍芽連接手機來控制。
使用上也很簡單,分成三頁:
第一頁是設定Noise Gate和效果器內的五個IR槽要放什麼IR。
第二頁則是調整Preset的設定,包括每個preset下compressor的Attack、Release、EQ頻段種類、Cab Sim要放在破音中還是在Blend鈕混合聲音之後等等。以及從Preset Store裡下載官方或其他使用者的音色和管理自己喜愛的preset等。
第三頁則是效果器本體的設定,包括輸出孔要輸出怎麼樣的訊號以及Midi mapping和韌體更新。

Darkglass Suite的介面相當簡潔好用
ADAM、Photon、Infinity該怎麼挑?
這三顆效果器儘管可調範圍都很大,卻也都有他們明確的音色特性,而身為成熟的大人總是會有必須做出三選一的時候。
ADAM的破音Fuzz味偏重,gain也最多最麻,如果是玩rock、indie或是想要做一大片綿密的fuzz音牆的話會很適合ADAM。
Photon的聲音則是偏兇,侵略性高,不用很破也會覺得bass的聲音存在感很強,彈金屬的話我個人最喜歡Photon。
Infinity就比前面兩款更全面,可以溫可以兇,從稍微有點老tone到80 rock sound到modern metal都可以勝任。尤其Clean tube preamp可以在一些純伴奏,bass存在感不需要那麼重的時候讓bass的聲音墊在底下不會太搶戲,也讓Infinity的泛用性再更高了一些。
而雖然說三顆都可以很兇,但做也都可以做出不錯的low gain音色,這部分倒是不用太擔心。
寫了這麼長,最後當然不免回歸到看每個人對破音質感的喜好來做決定,但希望以上的分析跟心得能夠讓讀者們在挑選時有更清楚的方向。
撰文: 搖滾磐石編輯部